【這是一篇二手菜鳥賣家的成長文】
最近在出清我的各種二手器材(對,連咖啡機都有),兩個禮拜賣出了13項二手物( 艾琳的日常Erin's Diary 嚇到),有些學習與心得跟大家分享。
1. 產品的資訊詳盡度
本來以為二手賣東西很簡單,拍個照丟上去就行了,但若是相機之類的科技產品,大家會在意產品的各種狀況(產品盒裝與文件、購買日期、保固狀況、內容物...etc)。少其中一項就會被問爆,我就是在被詢問中成長,每回答一個問題就把答案填到商品資訊欄。總之科技產品這種高價商品的資訊月充足越好,大家也會看這些資訊來評估剩餘價值。
2. 科技產品的貨況
賣相機這種複雜的科技產品真的頗麻煩,外觀使用痕跡、是否入塵、快門數、各個連結接口、各項功能是否正常,這些都是必須寫出來了。要是有某功能異常沒寫在資訊欄,買家拿到貨才知道的話就很麻煩了。所以賣之前得先進行各種測試,相機又是一個功能很多很複雜的東西,清潔+測試就花了不少時間,要是入塵的話得額外買工具清潔,麻煩啊。
3. 遇到議價買家
我最常遇到的狀況就是這種,萬人詢問無人下單(誤)。畢竟問能不能降價不用錢啊!有些客人就算跟他說了降價給你,結果設好價格後他就消失不下單(然後另一位客人就下單了...)
我體悟到「議價沒有意義」這件事,而且通常真的下單的人很多不會問東問西直接買。
後來索性訂了一條規則:『本店每隔一段時間會逐步降價,以先下單的課程先成交』,效果非常卓越,反正我看沒有人買的話就會依我的急迫程度降價,有緣人就來撿便宜吧!
4. 科技產品保存習慣
我有一些產品保存得很好,所以能拍出好看的照片,就算用很久也能很保值。比較悲劇的是有一台相機剛買不久,因為使用上有一道刮傷,二手賣再便宜也賣不出去。所以大家還是好好保養你的高價二手用品吧,到時真的要賣的時候你會很感謝好習慣的自己。
5. 觀察市場
二手市場價格會隨著新型號產品出世而波動,最慘烈的莫過於最近的Apple M1晶片事件,黑科技導致二手的 Intel 版本 MBP 嚴重掉價(抱著我的 MBP 2019 頂規痛哭)。如果手上有打算賣的科技產品,也可以看看該系列有沒有新產品要推出,通常這時候會掉一波價格,便宜一兩千賣總比掉價一兩萬來得好。
總而言之,各位請善待好的二手賣家,良心賣家會幫你好好的清潔和測試,這些功夫也是很大的成本,別再砍價了QQ 目前我的運氣很好,遇到的買家都很優質很禮貌,而且身為菜鳥賣家常常被提醒沒確認到的地方,感謝各方的機會教育。
希望賣出去的二手產品們繼續在新的主人手上發光發熱,之後再來說說我這些舊武器的回憶與二手賣的故事吧